人要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

我经常会问一些学生他们如何评价自己,当问到最大的优点,或者弱点的时候,他们总是会说:”我不够高,我太胖了,我学习成绩很糟糕,玩手机上瘾,性子急躁。。。”等弱点,或者说“我胃口好,耐力好,视力好,人缘不错“等等优点,极少会涉及到自己的性格上的优点或者弱点,前面这些,大都和性格无关,性子急躁是性格特征,但这是结果,为什么性子急躁才是重点。他们的这种价值观主要来自父母和老师,都强调外在因素和结果,而不太重视一个人的性格的决定性力量。

比如那些赌棍,往往搞得家破人亡,但就是改不了,这种性格的破坏力远远大过家庭财富、身高体重等原因。另外,绝大多数离异家庭中,都有一个性格有些极端或者另类的家长。

绝大多数被人说强势的家长,也都承认自己强势,但基本上改不了,因为如果不能从本质上,也就是让自己强势的根源上去改变,那太难了。我思考这个问题很久,觉得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微习惯的养成。

什么是微习惯?就是刷牙这种小习惯,每天时间不长,代价不大,但是成为了一生的习惯的话,对于保护我们的牙齿意义重大。

改变了我一生的两个习惯都和学习有关,一是每天和国外的网友在网吧用英语文字聊天,了解外面的真实世界,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那时是九十年代,在网吧里不方便用语音和对方聊天,所以都是文字。前几年开始做夏令营这个全新的行业之后,我开始写作,写作促使我思考很多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事情,慢慢地也就没有那么糊涂了。

其次可以用来克服一个人的性格弱点的,或者说,弥补性格缺陷的,还有电子工具,或者网络工具,有了这些工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会简单和精确很多,避免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同的标准和行事风格带来的纠纷和误解,这些工具也让沟通合作高效很多,避免由于办事节奏不同带来的争吵。

比如在微信之前,人们之间的沟通主要是口头交流,包括电话,这种交流方式对普通人来说没问题,但是对于有社恐的那一小群人来说就并不是什么好方法,倒是微信出现之后,可以留言,可以通过写文章与外界沟通,这个要高效很多,而且避免了被对方的表情和情绪干扰。

不合群的人,有性格弱点的人,有了这些工具,就相当于在自己与普通人之间搭建了一座座桥梁,既保持了联系,又避免自己被伤害。现代社会有很多宅男宅女,如果没有了手机和互联网让他们与世界沟通,那就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孤岛上了,最终很可能抑郁而终。

治疗抑郁症的药品也算是工具,但有效的药品不多,对于赌棍、色魔这些,根本无物理药品可治,一些巨大的情感冲击才可能有效,这样的情节在很多电影故事里出现过,比如由于自己的固执或者上瘾或者不负责任导致自己的儿女溺水死亡,甚至被大火烧死,才让一个人猛醒回头,从新做人。传统父母的教育工具之一是棍棒,这种肉体和感情上的重剂量刺激很多时候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那些特别敏感和有个性的孩子,因为内心已经受伤严重,往往承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效果会适得其反,要么对方会激烈反抗,要么会离家出走。

因为有效的药品和工具不多,所以大多数人只会反复讲道理,好像对方不懂这些道理一样,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些唠叨相当于是在责骂孩子 – 或者对方 – 道德品质有问题,懒惰,自私。

对于厌学少年,可用的工具不多,药品基本都无效,于是我开始自己学着制作了一些在线调查表,可以方便一些需要帮助的休学孩子家庭和我沟通、咨询,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双方的时间,这就是工具。对于心理学,我是半路出家,也在摸索,但走到今天,我发现很多领域都是空白,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做。只要坚持五六年,往往自己也会称为行家。

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去填补市场空白,做别人不做的产品,我也许就是其中一个。

1)注册 > 2)登录 > 3)填写调查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