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缺乏独立思维,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这些天我对抽动症关注比较多,想起来第一次听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抽动秽语症这个事物,是大概五六年前从一个广州妈妈那里,她告诉我,她的儿子,也是当时我们夏令营的学生之一,是被诊断为抽动秽语症的,而且是被中国最权威的心理医生之一。

那件事情从此给我打开了一扇叫做心理学的窗口。

后来我见到了不少有心理障碍的孩子,相比那个广州妈妈,大部分孩子的父母的态度都让我有些诧异,甚至失望。因为那个广州男孩基本上没有抽动,只是说话不注意,带脏字,而且性格冲动,人际关系不太好,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就是个调皮孩子而已,但他的爸爸妈妈很重视,也丝毫不介意让我知道他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儿童。

反观大多数父母,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很明显了,也不接受不承认,甚至还不许我说。

我后来想到了这应该就是独立思维的区别。广州那个男孩的父母至少在电话里和儿子交流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显示出过度的焦虑和担心,所以他们的儿子起码在我们夏令营那段时间是健康快乐的 – 哪怕人际关系不太好。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心态的问题,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背后是有思维模式的差别的,当然可能也有自身安全感的差别。那对广州夫妻应该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比较自信,那些很忌讳说孩子有心理问题的父母,往往在社会上是缺乏安全感的。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看到独立思维这个词的时候感觉很陌生,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么大概率你就是一个没有多少独立思维的人,你总是和别人站在一起,不敢走自己的路。

而假如你的孩子具有独立思维,那你肯定会拖她的后腿,导致她对你厌烦,很多时候母子之间无话可说,甚至你很可能会让她产生抑郁,因为她时刻要挣脱你那只拖她后腿的胳膊,但由于未成年又无法完全挣脱,最终会心力耗尽,变成抑郁症患者。

假如你还是不确定自己是否算没有独立思想的人,那么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

  • 你看电视新闻的时候,会怀疑其真实性吗?如果一般不会怀疑,那么你肯定是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人。自己相信但不会与人争辩也就算了,这个社会本来也需要一些跟风的群众,但动不动还要跟人争辩,就让人讨厌了。
  • 你还可以去问一问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问题: “你相信抖音上说的,日本的核废水会让我们遭殃吗?”,如果他知道这回事的话,极大概率他会相信抖音上那些人的话,就和你很容易被电视新闻忽悠一样。

难怪我们每年都会有那么多青少年失踪,他们连最基本的判断逻辑也没有。原因有二,第一,学校从来不教逻辑,第二,家长也是学校教出来的工具,大多数也只是在生活常识等领域有逻辑,在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领域,连基本的逻辑判断力都没有。

如今的大人不仅仅是相信电视新闻,连抖音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信,这很可悲,也很可怕。

好在大多数成年人也只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相信抖音主播们的胡说八道,真正碰到涉及到孩子的安全等要紧事的时候,不会轻易去相信。不过这种纵容谎言泛滥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危害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那些跳楼孩子就是因为看不到人生的出路,才选择轻生的,如果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少年,大概率会去尝试从多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困扰,忽略一些成年人的社会规则,和不必要的学习任务,他们的眼前一直会有很多路,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没有独立思想的人眼前就只有两条路,父母规定的路走不通就只能走死路。

前段时间,我注意到身边有个少年就是对抖音上宣传的日本核废水事件百分百相信,仿佛世界末日就要来了一样 – 不过他并不害怕世界末日的来临,仿佛还觉得有些刺激 – 如果家长不能注意到这个现象后面的本质,及时进行干预,那么这个少年长大以后被人利用被人欺骗的可能性会很大。不少骗子就是通过卖惨和一些悲伤的故事来引人上钩的。

其实对于日本的核废水事件,反问一个问题就够了:”如果废水有那么可怕,日本人为什么还住在日本?为什么不跑?他们为什么不怕?”

很多人加入了对这个话题的讨论,甚至是对日本的声讨,不过分两种,一种是照常去日本旅游,这些人只是闲得无聊而已,另外一种则可能真的产生了对日本的仇恨,这些人叫做酒菜,他们的孩子也注定一辈子被手(收)割。

我写这篇文章其实本来是因为针对不少问题孩子的父母的,因为在我看来,那些孩子的问题根源并不难看出来,但绝大部分家长总是习惯性地将孩子的问题往一些主流的常见的原因上去归类,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导致孩子的问题被耽搁。后来意识到,中国人容易被忽悠被系脑就和面对抢券胆小怕事一样,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根子上是同一个原因,是我们这个民族南宋之后的弱势文化结出的恶果,想要摆脱宿命,只能远走他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