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普通大众的一个常见观感,一般来说,普通老百姓对人的能力的直觉是有道理的,因为依靠动物本能就可以了,而动物本能不是靠教育和读书得来的,大家天生在这方面能力是均衡的。
我们也知道,天性敏感的人容易得抑郁症,而那些跟一群孩子追打嬉闹上蹿下跳的皮实孩子基本上不会。根据我最近集中精力对 depression 的了解,发现这个结论是没错的: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确内心比较脆弱,很多敏感,但这种内心脆弱是天生的吗?那就未必。
这个模式应该是这样的:人生下来各不相同,除了外貌体格体重千差万别,大脑各功能区的配置其实也是千差万别的,就跟一些孩子将来注定会成为巨人有些人注定会成为侏儒一样,我们的大脑也会有这样大的差别。但这一点因为肉眼看不到,就被人普遍忽视。
当这个婴儿慢慢长大,一些天生的思维巨人被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断批评,说他在课堂上捣乱,遮挡别人的视线时,这个被人忽视并且误解的思维小巨人慢慢地就会生闷气,变得敏感多疑,最后开始走进抑郁的陷阱。比如爱因斯坦五岁才会说话,他在幼儿园时期就被当作有智力障碍,其实是一个思维巨人。我想他肯定也是抑郁过的。
同样,有些天生是思维的侏儒,但是外表健康可爱,甚至在动手能力和社交等方面表现还超出同龄人,这些孩子可能面对课堂上的一些知识或者推理性的内容反应会比较慢,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擅长抽象思维,当他在课堂上反应慢时,就会受到幼儿园老师的批评,或者用所谓的鼓励暗示其比较愚蠢,这样的孩子自然也会开始郁闷,敏感。
所以,人可以天生敏感,但不会天生脆弱。只有经常被现实生活打击,才会变得脆弱。少数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孩子也是很敏感的,但是从小生活在一个包容的社会,将使得这个人成长为一个敏感但是内心强大的艺术家。
在一个包容的文明社会里,一个残疾人也可以内心强大而自信,一个乞丐也可以在公开场合弹奏美妙的音乐、大声唱歌,不卑不吭地祈祷。
对于已经内心虚弱的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是帮助他看清本质,包括自己的本质,以及他人的本质,这样就有了清晰的努力的方向,不至于因为寻找方向而耗费本来所剩无几的心力。打气是没用的,方向都没有,不知道该往哪边跑,喊加油有什么用?
抑郁症患者自己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天生能力不均衡,优点和弱点都很明显,优点挤占了弱点的空间,导致一些弱点很难补上去,因为我们不能通过手术将那部分大脑容积扩大,或者增加那部分大脑神经之间的连接。
他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看不到人生下来就有着巨大的天分的差别这一事实,看不到孩子的有些弱点是无论如何都很难补上去的,他人事实上是一群处于社会底层的奴隶,没有安全感,本能地想让孩子活下来,而不是幸福地活着,眼里只有孩子身上一些影响基本生存的短板,看不到影响孩子幸福度的长处,因为对于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幸福快乐是第二位的。一旦生下一个天生有明显而顽固的短板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根本没有让孩子有多少改善,就会焦虑,最终将孩子和自己都逼成抑郁症。
抑郁症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多,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而广泛的互联网社会、国际贸易时代,对人的能力的全面要求比以往的单纯的小社会要高很多,那些能力天生不是很均衡的人就会被这种庞大的外界压力挤压成为抑郁症。
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有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但是各个国家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国人历来抗压能力比较强,同时生存压力也比较大,所以一旦有机会去一个更包容的文明社会比如美国,基本上抑郁症马上就会缓解。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抗压能力比较弱,他们生存的环境也没有太多的压力,但是随着中国商品和第三世界移民来到他们身边,这些移民的抗压能力强很多,使得他们的生存压力增大,所以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法国、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他们的公民的抗压能力一直很弱,所以抑郁症患者的比例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