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现微信朋友圈出现了这样一个新闻:《碰瓷?瑞典被扔公墓当事人:倒地嚎哭时失去理智 想求助并非撒泼》,我处理中国与西方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多年,对这样的事件有自己的看法,也来分享一下。
首先,瑞典这个酒店是一个中低档次的酒店,里面的工作人员的素质一般来说是瑞典人中的中低等,这个层次的西方人眼界比较狭窄,行事刻板,不喜欢有人改变自己的规则,尤其是不喜欢来自国际形象很不好的中国人去改变他们的规则。在这个案例中就是,这个曾先生私自邀请了一个不是酒店客人的中国姑娘来到他们的酒店大堂休息,深更半夜这样做估计是触犯了酒店的规定,所以工作人员不高兴了,让他们都出去。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没什么,因为我们国家做事情不按规矩来的时候太多了,大家习以为常,但瑞典是个法治社会,习惯了按规矩行事,由不得一个底层酒店员工随意通融。于是矛盾由此产生。
按照瑞典法律,如果有不受欢迎的游客赖在酒店大堂不走,叫警察来很赶走客人很正常。我们的曾先生一家人即使看到了警察,仍然习惯性地认为可以通融,毕竟外面这么冷,我们这边又有两个老人,我们不是难民。。。但西方人不这么看,酒店是公民的领地,他们有权让你出去,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既然你不肯走,那就只好拖你出去了。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尊老爱幼,这边有两个老人在,这应该是不能动粗的绝对理由,就和我们这边如果有一个孕妇,你绝对不能对她动粗一样,天经地义,其实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了,西方国家从来不会将孕妇和老人、幼儿同等对待,老人哪里能和小宝宝一样?你们是成年人,必须懂法的,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何况这两个老人在西方警察看来也根本不是古稀之年,另外别忘了,我们东方人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都长得一个样,两个女警察也不一定就意识到了,两个黄皮肤的中国老人可能没多少文化,可能对西方法律丝毫不了解。
她们将老人扔到坟场应该不是故意的,在西方文化中,丢到坟场边并不见得就是对老人的不尊敬,也许只是这里不会干扰到其他居民或者商店而已。
很多时候,中国人与西方人之间的冲突都是由于类似这样的文化差异造成的,有很多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到了国外并不适应,同样,他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我们认为是可以通融的。
标签归档:老人
美国森林小屋设计参考(170平米现代别墅)THE PLEATED HOUSE 褶皱小屋
这是一栋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森林小屋,房主人是一对老年夫妇,森林为他们自己的财产。外立面不是平的,而是有褶皱线,因此取名褶皱小屋,不知道是不是主人也想借此嘲笑自己的年龄。
房子包括下列房间:入口左侧是车库,右侧是书房,估计也兼媒体室,意思是可以看电视和放家庭影院的地方。美国人的客厅和家庭室是分开的。车库后是洗衣和仓储空间。入口往前一直走会穿过一条走廊来到后廊,进入后院。不穿过直接右拐就进入主要生活空间,包括厨房,然后是餐厅、客厅、书房、楼梯间后有卫生间,上楼梯到了主卧。结构很简单也很有效。
从外面看大多数人可能第一印象会认为这是一个集装箱改成的房子,其实不是。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包上外保温然后是雪松作为外表皮。和我们常见的美国普通别墅有一些不一样,起结构不是木的。从这个方面来看更符合我们中国的实际。中国房子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木头比较贵而且不够结实耐久。平屋顶造价并不高,上面的土层很薄,可以吸收雨水但是长不了灌木和大树但是绿草如茵也不错。对于绿色屋顶有顾虑的中国朋友可以再想想了。也许比坡屋顶更划得来。
这套房子是一对还有自理能力的老年夫妇住的,离邻居有一定距离。可能对于中国老人来说太冷清。不过这样的房子占地并不大,建在农村的某个村子里也很合适,和邻居街坊比较近,方便老人有个照应。
估计在中国农村,如果不算地价,一栋这样的别墅土建成本加上瓷砖和普通门窗等基本装修,每平米三千元之内可以搞定。除非对材料、保温和窗户等要求高于平均水平。如果有兴趣设计一栋这样的别墅,我们的收费含建筑和室内景观设计一起在十万元之内。有兴趣可以和我们联系。
这栋房子的设计师是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