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自闭症

《良医》:如何与阿斯以及自闭症患者相处

《良医》是一部美剧,和《小谢尔顿》还有《生活大爆炸》等美剧一样,主角都是严重的阿斯或者说轻度自闭症患者。在多年前有一部电影《雨人》,主角之一是典型的自闭症患者,已经不能再称为阿斯了。这几个美剧中的主角 – 阿斯外科医生和科学家,都在各自领域表现很优秀,他们都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不需要人照顾,这个叫做 HIGH FUNCTIONALITY,意思是高功能,也就是说,相对于《雨人》中的那个自闭症患者,他们的功能还是高的,当然相当于普通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很低的。

我认识不少阿斯家庭,基本上都会看到遗传迹象,因为阿斯孩子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个也是阿斯 – 程度有轻有重,而且这些家庭大部分是单亲,其中少数是阿斯父亲带着孩子生活,大多数是阿斯妈妈带着一两个孩子生活。也就是说,这些成年阿斯基本上都无法维持一个正常的家庭。

在《良医》这部电视连续剧里,优秀的年轻外科医生在医院里的人际关系不太糟糕,这是因为大家只是工作关系,同事之间是有距离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更远。但是这个医生无法和一个姑娘维持恋爱关系,更别说今后结婚生子了。在《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也同样很难与女性维持正常的恋爱关系。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年阿斯几乎没有几个人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离异的很多,母子之间的关系很多也是尴尬的,他们的孩子很多都是闷闷不乐,整天玩手机平板,跟人交往也不多。

先不说阿斯应该如何与人相处,今天重点说一下身边人应该如何与阿斯相处。

首先,如果你是这种性格 – 总相信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不同 – 那么你很可能是无法与阿斯相处的,甚至与大多数人都无法正常相处,因为这意味着你不是一个包容的人,你是一个习惯于一刀切的人,在你眼里,其他人如果表现得出格和不正常,那都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坏人,不可原谅。假如是在问格期间,你很可能是一个红卫病,将那些看不惯的人都打倒,然后再踏上一只脚。如果我认识你,我可能会下意识地躲你远一点,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像我们这样的人,大部分都很喜欢孩子,因为他们从来不会一刀切地看人,在他们眼里,每个人都不同是很正常的,他们从来不会带着陈见去看待我们这样的阿斯,不会要求你按照正常人的标准去生活。

相反如果你相信人与人之间天生是不同的,那么对于其他人的一些你无法接受的行为举止,你会更包容,不一定你的人际关系会更好,比如我就是这样一个包容的人,但是我的人际关系不太好,因为我与大多数人不是同类,会保持距离,跟我关系好的说得上朋友的都是跟我一样天生不合群的少数派。

我们的很多人际交往问题,追根朔源都是因为大多数人不够包容造成的,比如那些曾经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身体上自残的宏伟兵。

假如你家有一个或者两个阿斯,而你本人不是,那么有哪些事情是有助于你和他的关系的,除了上面所说的宽容和理解?

首先,对于同一件事情,比如新闻上的某一件事情,比如悲剧,两个家庭成员可以坐下来,一起来评价当事人的心理行为,包括施暴者、受害者,这样的讨论会让我们对对方看待事情的标准和角度有所了解,减少误解。因为这样的新闻中的悲剧是别人的,所以双方的讨论会比较客观公正,不带感情色彩。千万不要针对发生在两人之间的某件事继续辩论。

其次,大家都养成反省和写日记的习惯。既然我们都不喜欢听别人的批评,那就自我批评吧。

自闭症患者和阿斯,真的缺少同情心吗?

自闭症患者给人的印象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漠不关心,阿斯作为轻量级的自闭症,人们对它进行确诊的一个常见的评判依据是“缺乏同情心”,可实际如此吗?根本不是。所谓的缺乏同情心只是站在普通人的观察角度得出的结论。

今天在油管上听一场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和自闭症的讲座,看了看下面的评论,决定将部分评论内容翻译出来,分享给各位不了解什么是阿斯的朋友。这些参与评论的基本上都是成年人,都是有自闭症倾向的人,或者说应该大部分都是阿斯。从他们的辩解,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到底什么是阿斯的特征,如果你家里或者你亲戚朋友中有阿斯的话。

爱因斯坦说:如果你评价一条鱼是否有智力的标准,是它能否快速爬上一棵树,那天下所有的鱼都是傻鱼。很多成年人,经常用类似的方法来评价别人,包括孩子。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很关心父母,那他是孝顺子女,如果他从来不关心陌生人,哪怕是一些可怜的老人,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正常的;而一个人如果特别关心那些无家可归的陌生老人,但是不怎么跟父母说话,那么大多数人会认为他不孝顺。我们永远只用大多数人的标准来评价所有的人。

课题:

Autis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了解自闭症,以进化的视角

Simon Baron-Cohen 教授, 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2016

Spencer Fraye: 2年前 – Lack of Empathy is such a poor way of framing it. Just because we have difficulty recognizing $ defining the emotions of others does not mean we don’t care! 这位教授说自闭症患者 缺少同情心,表述不妥当。虽然我们这个人群在识别别人的情绪方面有一些困难,并不表示我们是冷血动物!

(有一位评论者指出,这位教授并没有使用 Lack of Empathy 这种表述,但是不管他,在中国和全球,绝大部分人对于阿斯和自闭症患者都有这种误解。这篇文章和这些评论其实不是针对这个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而是针对大众的误解。)

alphabetsoup: I experience so much empathy that I sometimes shut off emotionally (or completely!) because it’s just too intense. 有时候,我会因为同情别人乃至无法忍受,只好从感情上将自己彻底关机,或者甚至连同肉体也关机。

(解释:不是所有的阿斯或者自闭症患者都会这样反应,或者说如此有同情心,我说过,阿斯与自闭症患者的本质共同点是不均衡,但是大家不均衡的点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擅长艺术,有些擅长数学,有些人的同情心超出常人,但也有一些人是天生的杀手,冷血动物,相同点是超出平均水平。)

Essential Turnip: Relatable. I would never be able to put it into words the way you do! 楼上的朋友,我也有类似的体验。只是我没你这样的用词技巧,表述不如你精确。

(解释:阿斯中不少人在文字表述方面是非常具有天分的,比如张爱玲,只有天才才可能有她那样的成就,不过这种天才一般都是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冒出来,晚年体力下降,冲不破世俗的压制,表现会相对平庸。张爱玲就是这样,我认识一些类似的天才,也是这样。)

NOT SURE: I was just about to say that. @alphabetsoup 楼上关机的朋友,你说的正是我想说的。

(解释:我带过不少孩子了,注意到有一些孩子特别佛性,对小动物的那种爱护超出平均水平很多,对一些可怜人的同情心也会很明显。她们不一定是阿斯,只是说明,人身上的佛性和同情心水平可能是天生的,有些人这个方面的水平会特别高,比如特蕾莎修女,她绝对不是因为道德高尚才做那些事,对她来说做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是很自然的,完全不需要克服内心的多少阻力和惰性。这就和一些小姑娘不需要接受什么特殊道德教育就会天然地爱护小动物一样。同样地,不少连环杀手和冷血动物大多数时候不是因为接受了什么特殊黑暗教育使得他道德败坏,事实上,这些人觉得杀人和害人很正常,对他们来说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allwishis: There are vids out there that that about Asperger’s in people who are capable of feelings for others. I don’t know why these people don’t know about it, but it is out there. 明明网络上有不少视频说阿斯是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感情的。我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知道,很好找。

(这场讲课时间很长,我猜大多数人并没有听完,所以对讲课内容有一些误解。有评论者说这位教授并没有说自闭症患者缺乏同情心。)

Lynsey Stuart: I’ve experienced much, much more ‘lack of empathy’ among the neurotypical population! 在那些正常人群众,我的确会表现出多得多的冷漠冷血。

(这个人的意思是:我对我的同类会富有同情心,但是对于那些喜欢指指点点的所谓正常人,我才懒得给他们什么同情心。)

Duncan Gafney: I do not lack Empathy, I lack empathy about small silly things that don’t have any significance. I have significant empathy for significant issues, but I also care too much about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and if the person is doing something wrong, then why would I be emphatheic when they can correct the issues causing their emotional problem. 我不缺乏同情心,我只是对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情会缺乏同情心,同时,我对那些关乎正义的问题我很关心,另外,如果有人犯了错,我为什么要给与他同情?他改正自己的错误就行了,他就不会有那些感情问题了。

(解释:阿斯人群中有一部分会对那些底层的东西,比如伦理、道德、法律、哲学、神学更关注,他们因此会对一些世俗的事物表现得很冷淡,所以在那些凡夫俗子眼中,他们就很冷血。如果爱因斯坦来到我们当中生活,估计绝大部分中国人会批判他是个冷血动物,因为他考虑和上心的都是非常遥远而抽象的事物,不管是关乎科学的,还是关乎人生的。我自己也有这种倾向,所以我很讨厌各种聚会,尤其是需要送礼的场合,因为我觉得送礼和讲课套话很浪费时间,真正关系好的人不需要讲客气话和送礼也可以维持。)

Len Lolen: I am hyper-emphathetic, but I don’t really know what is the appropriate reaction to someone’s feelings, so I just have no reaction at all. 我很有同情心,但我确实不知道该对别人的情绪作何反应才恰当,所以我就根本啥都不说不做。

(这就是不同自闭症的表现,有些人需要学习才知道应该如何正常反应,其他症状比较轻的人,比如我,不需要学习也知道,只是不觉得那些动作重要,我们的宝贵生命不是用来做这些表面文章的。)

Bobby Castleberry: 很多所谓的心理医生做诊断时,是使用机器和图片来判断病人是否具有同理心,其实这是很片面的,拿我来说,我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但是你要拿一堆卡片给我,让我说出针对每一张卡片我应该如何反应,或者播放一些人的录音,要我解释这个人的情绪,这样的测试我估计会很失败,但这不能说我就是个冷血动物。我们来解读情绪的途径不一样。

(不是所有阿斯都不能完成这种测试,事实上 ,如果是我去测试,我可能得分会超过寻常人,因为我这种人对这个领域的细微事物更敏感。)

(评论结束,只摘录了少部分。)

同样是今天,听一场收听人数超过两百万的 TED 演讲,台上那位心理学家说,每88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诊断为具有自闭症倾向,或者说或多或少具有自闭症人格。我相信,在中国的比例也差不多,绝大多数有自闭症倾向的人都被迫将自己隐藏起来了 – 迫于社会的压力,或者迫于父母 – 尤其是母亲的压力。很可怜,很可悲。

我听一个读初一的少年和我说过,他每天都在装,幸亏他智商挺高,所以还能应付,如果智商和能力不够高的,那可能会装出问题。